一、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
1、烹调中味精用量要适当,一般浓度不超过0.5%,多了反而不鲜。
2、味精在水温为70~90度时溶解度最高,但在温度超过120度以上时,谷氨酸钠会变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所以添加味精的正确时间应该是菜肴烧成停火后,加入炒匀,然后将菜起锅。
3、不要在含碱的食物中使用,因为在碱性溶液中,会变成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纳,失去调味作用。
4、凉拌菜中使用味精的作用不大,因为低温下不容易溶解。如果要放,则宜早放。
5、不要滥用味精,炒菜和煲汤时,适当放些味精,可以提高鲜味,但下列一些菜肴不宜放味精。
用高汤煮制的菜。高汤本来就具有鲜味,而味精的鲜味
与高汤的鲜味不同,如果在高汤烹制的菜中加入味精,反而把高汤的鲜味掩盖,使菜的味道不伦不类,还不如不放味精好吃。
糖醋、醋熘等酸味菜。因为味精在酸性溶液中不易溶解,
而且酸性越强,溶解度越低,酸味菜中放味精,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
鸡汤或海鲜。鸡汤、海鲜有较强的鲜味,加味精不起什么作用。
6、味精有较强的吸湿性,在保存时要防止吸湿结块。
二、几种常用冷菜口味的调制
1、三合油:将酱油、醋、香油三种调味品混合在一起制成的拌汁,具有鲜香酸咸、清凉爽口的特点。是凉拌菜中最常用的一种拌汁。
2、芥末汁:用湿水将芥末粉冲开,待有冲鼻辣味时,加入麻油、精盐、味精和适量白醋调制而成。
3、蒜泥汁:将蒜捣成泥,加醋、酱油搅匀,倒入碗内,加香油即成。特点是鲜嫩香辣。
4、麻酱汁:将芝麻酱用醋解开,加食盐、味精搅匀即成。如麻汁豆角。特点是鲜咸、麻香味浓。
5、姜汁:将姜去皮,切成细末,加醋、食盐、味精及香油调制而成。特点是颜色透明、鲜香清淡爽口。
6、糖醋汁:以白糖、醋为主,加少许精盐、香油制成,呈透明的棕色。特点是酸甜味浓。如糖醋藕片、糖醋白菜心等。
7、鱼香味:及蒜泥、葱花、姜末、白糖、香醋、酱油、精盐、辣椒油调制而成。呈暗红色。特点是酸甜辣咸、葱姜蒜香味浓郁。
8、葱椒泥:鲜花椒皮(或干花椒用绍酒浸泡回软)加葱白及绍酒,斩成细泥后,配香醋、酱油、香油制成椒麻味,呈淡褐色,特点是麻、鲜、香。如葱椒排骨。
9、花椒油:食油烧至九成热(冒青烟时)加入花椒适量,离火,待炸出香味后,去掉花椒皮不用,此油晾凉后即可拌菜。花椒油是炝菜中最突出的一种调味品。其特点是花椒香味极其浑厚。
10、酸辣味:用番茄沙司、白醋、辣椒油、白糖、精盐、辣酱油、味精调制而成,呈红色。特点是酸辣均匀,略带甜味。
11、怪味:用姜汁、蒜泥、葱花、白糖、花椒粉、白醋、白酱油(或盐)、芝麻酱、香油、味精调制而成,呈棕色。特点是咸甜麻辣酸兼备,味浑厚。如怪味鸡丝等。
12、咖喱味:用咖喱油(或油炒咖喱粉)、花椒油、元葱头丁、大蒜泥、精盐、味精与原料加热后制成,呈黄色。特点是香味浓郁、带有辣味,如咖喱牛肉。
13、五香味:用八角、桂皮、花椒加酱油、白糖、黄酒、味精、葱姜、香油与主料一起加热后,撒上五香面即成,呈深红色。特点是五香药料味浓郁,略带甜味。如五香鱼等。
14、葱辣味:用葱丝、酱油、香醋、香油调制而成。咸鲜香辣。
15、麻辣味:用花椒末、酱油、香醋、味精、白糖调制而成。呈红褐色。特点是味入肌里,麻辣味重、越嚼越香。如麻辣鸡块。
16、棒棒味:用芝麻酱、酱油、香醋、精盐、白糖、味精、葱花、辣椒油、香油,加适量鲜汤调制而成。呈深红色。特点是甜酸香辣。
三、烹调人员的素质要求
1、不畏辛苦,热爱本职
2、不贪不沾,公私分明
3、公平合理,反对浪费
4、遵纪守法,讲究卫生
5、预防疾病,增强体力
四、操作中的技术要求
1、姿势正确自然
2、熟悉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注意安全
4、 操作动作干净利落,注意卫生
五、烹调基本功训练内容
1、投料准确适时
2、上浆适度均匀
3、正确识别油温
4、灵活掌握火候
5、勾芡恰当适度
6、翻勺灵活自如
六、调 味 料
在烹调过程中,凡能突出菜肴口味,改善菜肴外观,改进菜点色泽的非主、辅料,统称调味原料,简称调味品。
1、咸味调味料:食盐、酱油、酱品(干黄酱、稀黄酱、甜面酱、豆瓣酱)、豆鼓。
2、甜味调味料:食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赤砂糖、红糖粉)、蜂蜜。烹调中它能提鲜、去腥、解腻、抑制菜肴原料的苦涩,增加菜肴鲜味。
3、酸味调味料:主要有醋、番茄酱、番茄沙司、柠檬酸。
它有解腥、去膻、去油腻、提鲜爽口的作用。
4、辣味调味料:干辣椒、辣椒粉、辣椒油、辣豆瓣酱、胡椒、泡椒、芥末等。辣味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独特的芳香。具有除腥、解腻、帮助消化和通窍的作用,能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5、苦味调味料:陈皮、杏仁。可使菜肴产生一种特殊的香鲜滋味。
6、香味调味料:主要有大料(八角、大茴香)、花椒、桂皮、小茴香、丁香、豆蔻、桂花、玫瑰花、香糟、五香粉。
7、鲜味调味料;味精、蚝油、虾油。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美味感,能增加菜肴的鲜美,可使一些淡味调料或无味原料滋味突出,特别是烹制一些山珍海味、海鲜。
七、刀工与配菜
1、刀工----就是按食用和烹调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运用不同的刀法操作,将烹饪原料或半成品切割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过程。
2、刀工的作用:便于烹制、便于入味、便于美化菜肴。
3、刀工的要求:
(1)整齐划一:即粗细均匀、厚薄一致、大小相等、长短一样。
(2)干净利落:不论丝与丝之间,片与片、块与块之间不能相互粘连。
(3)配合烹调:如爆、炒、汆,所用火力较旺,加强时间短,要求成品脆、嫩,为入味和熟透,原料宜切的薄、小;炖、焖、烧等烹调方法所用火较弱,加热时间长,成品要求酥烂一些,为防止原料烹制过烂,则需要将原料切得厚、大一些。
(4)形态和谐:每一菜肴往往有主料和配料等不同原料搭配,切配时为使形状协调,一般应使配料服从主料,主料与配料形状大体一致,而且主料稍比配料大些,以使主次分明、形态和谐。
(5)物尽其用:在刀工操作中,应有计划地用料,要量材使用,作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或精用,不使原料浪费。
八、配菜
1、配菜的意义:
配菜分生配和熟配两大类。生配,即凉菜配制,配成的菜肴可以直接食用;熟配,即热菜配制,所配菜品必须经过烹调后才能变成成品菜肴。无论生配和熟配对于菜肴的加工来说都具有以下意义。
(1)确定菜肴的质与量
(2)确定菜肴的色泽
(3)合理搭配菜肴的营养成份
(4)使菜肴多样化
(5)确定菜肴的成本
(6)使原料得到合理的使用
2、配菜的要求
(1)了解原料的市场供应和库存情况
(2)熟悉烹饪原料及各部位的特征
(3)必须熟悉菜肴名称及制作特点
(4)菜肴的各配料应分别放置
(5)必须既精通刀工又善于烹调
(6)必须注意营养的配合
(7)富有艺术性
(8)注意卫生
3、配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配菜要因时因地制宜,既要结合当地的物质条件,风俗习惯,又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原料上情况而灵活掌握,合理搭配。
1)数量的配合:菜肴的数量配合,是指构成菜肴的各种原料按适当的数量比配合,菜肴的数量的配合,根据主料与辅料的配合情况,可分为三大类:
(1)单一原料的配合:即菜肴只有由一种原料组成,这种菜肴只有一种,所以一般按定量配制。
(2)有主、辅料菜肴的配合:配制这种菜肴时,要突出主料,在数量上必多于辅料,使辅料只起衬托作用。
(3)主、辅料不分的菜肴的配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配合在一起,且每种原料又都处于主料地位时,数量就要均等。
2)口味的配合
口味是由人的感觉器官,舌头上的味蕾来鉴别的。在一份菜肴中要以主料的口味为主,辅料的口味适应主料的口味。口味的配合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口味较淡的主料,应配以口味较重的辅料,来弥补主料的口味不足,使主料的口味更加鲜美。
(2)口味过重或过浓过腻的主料,要加适应的辅料,起到冲淡和调和作用。
(3)一席菜中口味的配合要丰富多彩。菜肴的组合要满足不同口味的要求,必有甜、咸、辣、酸的;有口味浓的、清淡的。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菜肴的口味之间的比例。
3)质的配合
组成菜肴的原料品种繁多,质地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品种的原料由于生长环境和时间长短不同,性质上也有差异,有硬、软、嫩、老、韧之分,配菜时必须据原料的质地,进行合理搭配。
一般情况下,菜肴的主料与主料之间,或主料与辅料之间的质地应相近或相同,遵循“脆配脆”、“软配软”“嫩配嫩”的原则。
4)形的配合
原料的形状在一份菜肴中是否和谐,关系到菜肴的处理,涉及到菜肴的质量。形的配合一般遵循两点:
(1)辅料的形状要与主料的形状相适应,如片配片、丝配丝、丁配丁等。
(2)辅料的形状一般小于主料,以衬托主料。
5)色泽的配合
色泽的配合要以辅料衬托主料,突出主料,使菜肴的色泽清新悦目,具有一定艺术性。其配合遵循的原则:
(1)顺色的配合:主、辅料取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搭配。
(2)异色配合:指构成菜肴的原料颜色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搭配。辅料对主料起衬托和点缀作用,使整个菜肴颜色主次分明、浓淡适宜,美观鲜艳、色调和谐。
6)营养成分的配合
菜肴中所含营养成分,由组成的原料决定的。配菜时要考虑菜肴的营养成分是否有利于消化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
7)盛器的配合:
盛器的使用要恰当,既便于食用,又能增强菜肴的美感。所使用的盛具除要求清洁卫生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盛具的大小要与菜肴的份量相适应。
(2)盛具的品种要与菜肴的种类相配合。
(3)盛具的色泽最好与菜肴的颜色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