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饪四误区

作者:hqglc时间:2013-11-27点击数:

误区一:猪肉越新鲜越好,冷冻肉没有新鲜猪肉好。

猪宰杀后,猪肉要经过四个生理阶段:僵硬阶段—成熟阶段—自溶阶段—腐败阶段。刚宰杀的猪肉由于尚处于僵硬阶段,肌纤维坚硬,烹调效果并不见得理想,只有当猪肉处于成熟阶段时,才会变得柔软多汁,具有芳香气味。另外,食用冷冻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猪肉经过低温冷冻处理后,体内的寄生虫才会被杀死。

误区二:炒青菜时,油放得越多越好。

其实,炒青菜时用油适量才好,油放得太多,效果会适得其反:用油过多,使其它调味品难以渗入原料内部;食物包裹油脂太多,不利于消化;常吃过于油腻的菜,会诱发胆囊炎和胰腺炎。

误区三:炒完一道菜后不刷锅接着炒另一道菜

炒完一道菜后,锅四周往往会产生一些黑色锅垢,可别小看这些损垢,它含有苯并芘。苯并芘是当今公认的强致癌物,人体如果经常摄入这种物质,日积月累可诱发胃癌、血癌和肺癌。

误区四:鸡精是从鸡身上提取的,炒菜时多放也无防。

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鲜的核苷酸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不过鸡精比味精更鲜罢了。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但在炒菜时加入过多鸡精,会破坏菜肴原有味道从而影响口味。

Copyright© 2016 www.sdc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