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改革创新 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后勤管理处时间:2014-04-02点击数: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

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山东艺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4年3月26日)

李宗伟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艺术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在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部署、社会对艺术人才培养呈现出新需求、我校事业十年发展取得新进步、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效、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事业提出新期盼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我校近十年改革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选举产生中共山东艺术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和中共山东艺术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动员我校广大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

自2004年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不失时机地扩大办学规模。教学单位由2004年的9个系(院)增至现在的14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由18个增至31个,在校本专科生由5258人增至9023人,研究生由124人增至636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长清新校区,校舍面积由10万平方米增至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931万元增至9463万元,图书馆藏书由22万册增至74万册。

(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全面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改立项16项。重视课程与教材建设,编写教材150余部,其中4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得到发展。十年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20256名,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三)科研水平明显提升。科研立项、成果获奖数量不断增加,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项、科研成果奖49项。出版著作23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49篇。积极主办、承办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全国外国美术研究与教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端研讨会、首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会议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学报、研究所工作得到加强。

(四)学科建设成绩显著。4个学科被遴选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建成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学科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绩显著。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和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获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位。主办了齐鲁研究生论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坛等活动。十年来,共获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及创新计划项目27项。

(五)艺术实践与创作成果丰硕。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对艺术实践与创作的管理与指导。每两年举办一届“艺苑金秋”艺术节,组织各类专业展演、技能比赛1800余场。广大师生在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全国美术作品展、电视剧“飞天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中央电视台青年京剧演员大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等全国重大专业比赛与评奖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省部级以上创作表演奖281项。4部由我校师生编剧创作或主演的电视剧在央视播出,赢得观众好评。

(六)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承担国庆60周年山东彩车“岱青海蓝”的设计和演艺任务,多名师生受到省政府记功表彰。参加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文艺演出、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的编导、演出以及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展等重大活动60余场。学校师生创作的大量美术作品被全国、全省各地收藏,雕塑、设计作品遍及山东及全国的许多城市。我校师生已成为全省文化艺术研究、创作、演出的重要力量,为山东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七)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加强了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及专家300余人。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教师进修深造。先后有10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170余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31人外出访学。学校现有正高职称70人,副高职称1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63.5%。新增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首届齐鲁文化名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等19人。2007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八)学团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助学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共有600余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表彰,学校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就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

(九)开放办学领域逐步拓宽。与澳大利亚格利菲斯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11所大学开展了多领域合作。接待海外访问团组30余次,选派师生赴海外访学交流180余人次,有100余名留学生来我校进修学习。学校荣获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通过开展建校50周年、55周年校庆活动以及成立校友会等方式,积极联系校友,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十)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了两校区办学正常运转。稳妥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较大幅度提高了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先后建成文东校区南院高层和长清校区教职工宿舍,改善了教职工居住条件。积极深化后勤改革,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增收节支、化解债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狠抓综合治理,多次被评为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十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加强宣传思政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受到教育部思政司及山东省多次表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召开了教代会、工代会,大力推进校务公开。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的作用。加强了离退休工作,关心和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日益浓厚。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十年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改革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向上的态势需要进一步培植和营造。二是学术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办学经费不足,增收节支、化解债务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必须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制度,加强党委班子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提高在新形势下解决内外部矛盾、引领学校科学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必须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学校十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结果。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是要依靠科学发展。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发展凝聚力量、增强实力。

第三,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学校工作就会中心明确,基础牢固。坚持立德树人,实行全员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必须把安全稳定作为首要责任。平安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及时妥善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学校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工作基础,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的热情关心,离不开全体党员的模范带头。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向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

今后五年是我校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应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外部环境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把教育摆到更加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山东在支持教育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党和政府把文化发展繁荣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山东正在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所有这些,都为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校内部,十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巨大突破,加强内涵建设成为共识,这为实现今后五年发展的新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另一方面,在有利的形势下,我们能否团结一心,讲大局、谋发展、作贡献?能否抓住机遇,重点突破,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负重奋起,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埋头苦干,努力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痛下决心改革发展;我们要增强自信和勇气,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师生员工、广大校友支持学校发展的巨大能量,满怀豪情创新求变。

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强化“三个意识”,大力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抓好“八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学校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在整体实力上,力争走在全国综合性艺术院校前列,着力在优势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抢占制高点;在教育教学上,全面完成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任务,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上,强化学科引领,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创作艺术精品,培植特色品牌,创建设立博士点的整体条件;在人才队伍上,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着力加强教师梯队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师资保障体系;在保障能力上,大力增收节支,减轻债务负担,确保学校运转和民生优先;在学校管理上,推进依法治校,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校园建设上,科学定位和充实完善两校区功能,建设宜学宜居的美丽校园、文化校园、平安和谐校园。

围绕实现学校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强化科学发展意识。从我们所处的时空方位和实际情况看,“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没有过时。我们面临的许多矛盾和困难,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还必须用发展这把钥匙来解决,如果不积极谋划和全力推动发展,就坐不住守不住,学校就没有出路。因此,学校未来五年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我们要遵循高等艺术教育规律,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好教职员工切身利益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正确处理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始终保持良性发展、稳中求进的态势。

二是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部署,我们必须顺势而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一切有利于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导向和判断标准,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体制机制,增强学校活力和办学效益,使学校发展能够真正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责任担当是坚强党性的体现,是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实现学校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坚实保障。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全力履行岗位职责。要在历史重任面前勇于负重,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敢于担当。要真正落实岗位责任,严格考核,完善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履责和问责相结合的责任体系,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合力。

为实现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深入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质量立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把质量至上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要立足我校实际,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狠抓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同时,学科建设、科研、艺术实践与创作、管理服务等一切工作,都要强化高标准、严要求、讲质量、求效益的思想,推行全员质量管理。

二是学科强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培植优势学科,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科学配置人、财、物和政策导向等资源要素,使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获得更好的发展。要强化科研,提高学术水平,加强艺术实践与创作,不断拓展硕士培养领域和水平,创建博士学位培养条件,以优异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艺术精品,彰显学科发展活力,提升学校总体实力。

三是人才兴校。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尊重和维护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充分发挥本校教职员工作用,同时要在更大视野中选拔使用人才。要统筹谋划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努力构建学校发展提升所需要的教学、科研、创作以及行政后勤管理、党务思政管理等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

四是品牌树校。要强化品牌意识,整合力量,突出特色,重点在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艺术精品创作、高水平科研攻关、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以及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等方面,打造体现学校优势与高度的特色品牌。要形成政策、经费、资源向品牌建设倾斜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共同培植我校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靠过硬的品牌树立高水平大学的良好形象。

五是依法治校。要实现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将其有机统一于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之中,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以大学章程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靠规章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增强师生员工遵纪守法、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以崭新的理念和姿态治校办学。

六是保障稳校。要针对当前学校债务负担重、办学经费紧张的状况,把保障能力建设放在优先位置上,努力增收节支、减轻债务负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筹措资金,管好用好经费,坚持民生优先,确保教职工工资津贴正常发放,并随学校事业发展稳步增长。要逐步加大办学投入,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着眼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和发展提升,全面协调地抓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靠强有力的保障稳人心、稳学校、稳发展。

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八项主要工作:

(一)狠抓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要按照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要针对规模扩张、两校区办学和员工异地工作的新情况,以解决突出问题为聚焦点,进一步形成校院两级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聚精会神抓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和艺术实践促进教学,行政后勤服务教学,举全校之力保障教学的有效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打牢基础。

加强本科教学。加大教学投入,教学经费占学校年度总支出比例不低于30%。建立专业评估、调整、退出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发展急需专业,使本科专业数量达到34个。优先发展15个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组建5个优势专业群。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力争新增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4个。加强课程建设,新增省级精品课程6~10门,新建校级优质课程30门,本科课程总量达到1700门。加强教学改革研究,争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跨专业选课机制,探索开展双学位教育。完善“层次+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新增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成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改进机制,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条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招生改革,不断提高选才质量。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依据反馈信息合理确定各专业招生数量,稳定招生规模,到2018年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10000人左右。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基本稳定学术型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争取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到2018年总体规模达到800人左右。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学校与艺术院团、企业之间的双导师制度,提升指导能力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推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机遇,根据社会需求科学调整专业结构,踊跃参与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继续教育。抓好中专教学管理。

加强开放办学。完善“2+2”等培养模式,稳步扩大联合培养本科生规模,探索硕士、博士层面的联合培养、学位授予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校际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的有效途径,推动交流互访工作扎实开展,努力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二)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体系。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统筹兼顾、优化结构”的思路,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对传统优势学科,加大扶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科竞争力,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新兴学科加大支持力度,鼓励走开放办学、创新发展之路。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提升各学科整体学术水平,力争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2个,有1~3个学科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学科。建立健全重点学科管理条例,构建重点学科评价体系,对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就、课程设置、教学成果、教学实验设备等条件进行全面评价,增强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扎实做好博士点创建工作,统筹学科资源,论证与规划3个左右重点学科予以扶持,为申博打好基础。

(三)强化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明确政策导向,鼓励个体研究,强化集体攻关,整合省级科研基地、重点学科等优势资源,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建立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加强校内外横向联合、协同创新。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引导科研工作面向教育教学,服务社会发展。加强科研经费保障,重点支持高级别立项、高层次获奖、高水平成果。严格科研经费开支、审计程序。

提升科研能力。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争取在承担国家、省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上有作为,力争承担国家级项目5~7项、省部级项目20~30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5~25项。抓住文化强省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推动齐鲁文化研究、传承和创新。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创新研究所建设。

(四)搭建实践平台,大力繁荣艺术创作

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好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反馈教学环节、检验教学水平、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作用。做好师生参加高水平艺术比赛与评奖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力争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项左右。实施“金种子”工程,打造学生创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在文化艺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搞好学校艺术创作规划,发挥项目引导作用,加强具有山艺特色的知名创作队伍建设,推出更多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学院气质的精品力作。五年内支持创作项目30项左右,推出一批高水平大型原创作品,打造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实践创作品牌。加大对高水平获奖成果和原创作品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实现艺术实践与创作经费逐年增加。

(五)紧贴地方需求,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机构设置,建立面向社会、贴近需求、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把服务社会放在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源、艺术服务与智力支持。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扎实落实已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践基地合作意向,主动走出校门与政府部门、艺术院团、社会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学校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争取省政府和文化部共建,促进学校发展。

开展多样化社会服务。组织师生团队开展公共文化信息咨询服务,参与公共文化品牌研究与建设,为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咨询。积极承担政府购买文化艺术服务项目,争取教学实践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拓展培训领域,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社会培训。

(六)深化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优化成长成才环境,使每位教职员工都有获得发展的机会。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规定,立足学科建设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延揽高端人才。不断加强本校高层次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带头人+团队”发展计划,聚集30人左右的知名学科、学术带头人。新增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3~5名。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山东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访学项目等人才工程建设,每年选派10名左右符合条件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选拔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比例达到75%。注重发挥老艺术家、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改革。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恪守职业道德,做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健全师德师风制度规范,实行严格考核评价,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七)依照法规制度,着力提高治理能力

积极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校。深刻把握高等艺术教育规律,完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山东艺术学院章程》,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制度。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渠道和途径。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规范服务,进一步提高职能部门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查落实,做到赏罚分明,对不作为者批评问责,对乱作为者予以惩处。进一步理顺以学校为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加快管理重心下移的步伐,激发二级学院积极性。落实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发挥二级教代会作用,完善二级学院决策机制。

加强资源整合与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审计监督,管好用活办学经费。探索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建立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制度,推进资源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努力提高使用效益。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三支队伍,建立主题教育、榜样育人、就业、创业四个平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学生资助制度,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开展学风建设、先优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勤奋好学、创先争优、诚实守信、刻苦成才的良好风气。

(八)强化保障服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

进一步增加学校收入。积极策划项目,争取政策扶持,提高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的能力;精心组织好办学收入,深入挖潜,扩大办学效益;发挥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筹集办学经费;放开眼界、广泛联系,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捐资助学;力争学校总收入年均增长3%以上,2018年达到4亿元。积极推进化解债务工作,将负债额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厉行节约,坚持开源节流。统筹好改善民生与建设发展的关系,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确保大家始终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最新成果。

进一步完善校园规划和建设。按照规划万人大学的需要,对原有规划调整优化,本着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原则,统筹新老两校区功能提升完善,通过争取政府投资、吸引社会投资和适度自筹等办法,进一步完善基本设施功能,使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与创作和学生文体活动有更好的条件。合理确定两校区功能定位,整治优化校园环境,搞好两校区教工宿舍配套提升,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图书、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做好消防、治安等工作,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加强饮食卫生、学生宿舍、班车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节约意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力争2018年能耗比现在降低20%。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今后五年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依靠内涵建设提升整体实力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之基、党建之魂。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进一步落实党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他们爱岗敬业;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身心,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志向、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把学校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宣示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精神文明阵地。把思想理论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和校园精神文化培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对“闳约深美”山艺校训的学习弘扬,开展校风、教风、学风的研讨、提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集体研究”的制度,健全学校党委会议制度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好干部及时选拔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健全和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与管理,不断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坚持党管人才,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切实抓好在大学生、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教育引导全校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学习,埋头苦干,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成效,充分发挥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改进作风

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作风。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改进作风的常态化制度,大兴密切联系师生、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坚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强化监督监察,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调任离任审计制度,充分发挥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实行“三公经费”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查信办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惩违法违纪行为。

(六)凝心聚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共谋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加强离退休工作,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拓展社会活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建立健全老干部扶助制度,使老干部幸福愉快地生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加强统一战线工作,鼓励民主党派、党外人士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的领导,支持其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做好海内外校友的联络沟通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凝聚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五年将是我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共同谱写山东艺术学院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篇章!

Copyright© 2016 www.sdc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